“119消防日”的告诫:走出逃生误区 学习逃生技巧本报记者 朱兰英 通讯员 赵佳 余幼平
本报讯 昨天是第12个“119消防日”,省公安消防总队有关专家分析指出,火灾伤亡中有相当一部分系因处置初火或逃生方法不当造成。因此,让群众走出逃生误区掌握必要的逃生技巧也是消除“火灾隐患”的重要内容。 误区一:误把自己当超人 在火灾情况下,有的人能爆发出超常的能量,甚至敢从高处往下跳。但事实上,如果身处楼层过高,除非你是“超人”或“蜘蛛侠”,否则往下跳的结果就是轻则重伤,重则毙命。今年10月25日,福建省福州市一幢高楼发生火灾,死亡3个人都是从10楼跳下造成的。 正确的方法: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,冷静判断再决定沿楼梯跑下,或躲进避难层、避难间等待到达现场的消防人员解救。如果实在不行,可以借助家中的绳索,可直接将绳索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,沿另一端爬下;或把床单、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并拧成麻花状,可将数条床单等连接在一起,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;同时还可借助楼层的管道。 误区二:逃出火海又返回抢财产 有些居民在逃出火海后,因顾及财物或家人安危而折返,结果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。今年7月14日16时,永嘉县上塘镇文娱巷66号发生火灾,已经逃生的杨某因折返火场抢救钱物,不幸遇难。1月16日2时,温州瓯海潘桥镇一居民家发生火灾,一位53岁妇女为了救孙子孙女,在逃出屋外后再次冲入,结果3人都葬身火海。 提醒:发现火灾时,应尽可能想办法及时提醒或帮助房内的其他人一起逃生,而不是自己匆忙逃出后,又重返火海,更不应该为了抢救财产而不顾及自身生命的安危。
误区三:因恐怖和不安盲目从众 火灾发生时,人群共同拥有不安和恐怖,显示出火灾时特有的心理,会导致比火灾本身更加严重的灾害。由于人群共同具备的不安,就易于听从谣言或错误的诱导。于是会不由自主来判断逃生的方向,而是跟在前面的人或是大多数人的后面。死亡81人的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特大火灾发生时,因一楼出口有烟火,结果二楼的人往上跑,三楼的人往下逃,有50多人因拥堵在楼梯间吸入烟气导致窒息死亡。 提醒:火情紧急时,也要注意避免和一大群人争抢一个出口,若有可能应尽量往人少的安全出口逃。利用浸湿过的毛巾、棉被(或毛毯、棉大衣),掩住口鼻盖住身体,同时尽量匍匐前进,另外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,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。 |